夏县,位于黄河之滨,三晋之南,总面积1350.66平方公里,下辖4个城市社区,11个乡镇,171个村委会,65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363221人,常住人口275312人,耕地面积61.88万亩,曾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绿色名县”和“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等称号。 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我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号称“华夏第一都”。夏县东南与河南省渑池县隔黄河相望,西邻盐湖区、与稷王山接壤,...[详情]
至2021年,夏县下辖7镇:瑶峰镇、庙前镇、裴介镇、埝掌镇、泗交镇、水头镇、禹王镇;4乡:胡张乡、尉郭乡、南大里乡、祁家河乡;四个社区:城东社区、城西社区、城南社区、城北社区。 城东社区(46个):新世纪莲湖公寓、天立电缆居民组、北门居民组、剧团居民组、路南居民组、北路南居民组、路南(西)居民组、路南(南)居民组、路南(北)居民组、农委居民组、路北居民组、路北居民组、恒达绿景苑小区、司法居民组、房产居民组、人劳居民组、实验中...[详情]
地质 夏县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由老至新有太古界、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中生界。上第三系和第四系遍及辖区,但厚度不大,厚度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山下平川地区及边山台地。夏县处于运城裂陷边沿,主要的地质构造为中条山山前大断裂带。该断裂带主要位于中条山西北坡山脚下,呈向南东凸出的弧形,全长约120km,其演化到新生代时,相对中生代应力方向而反向活动,形成运城新裂陷,晚新生代断裂活动较为强烈,表现为中条山强烈抬升,运城盆地的强烈下降...[详情]
夏禹分中国为九州。安邑属冀州,为侯国地。公元前21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 周属晋国地,周武王封姬于此。 战国时期称安邑。 韩、赵、魏三分晋地后,魏斯治魏,都安邑。 秦称安邑县,属河东郡,为郡治所在地。 汉设安邑县,县治在今禹王城。 三国(魏)、晋,因袭旧制,称安邑县。 北魏神元年(428年)为北安邑,在安邑南20公里处设南安邑。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县城迁至北安邑...[详情]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疫情反复冲击等多重挑战,全县上下按照县委“两争一站”工作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考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全力助推经济增长重回“主赛道”,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全县经济运行展现出“稳中向好、好中提质”的积极态势。 一、综 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详情]
夏县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北提、东建、西扩、南延”空间布局,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城市品位。截止目前,县城规划建设用地16.35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人,道路长度40.34公里,亮化设施1700余盏,绿化面积211.7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3.61%。 道路方面,我县初步形成“五横五纵、内外两环”的城市道路骨...[详情]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投资就是抓未来。抓好2022年县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夏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事关夏县未来发展大局。 2022年夏县确定安排的十大“标志性牵引性”工程,总投资52.5亿元,包含子项目45项,年度计划投资20.7亿元。共确定安排2022年全县重点项目116个,总投资212.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75亿元,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按建设性质分:续建项目28个,年度计...[详情]

夏县农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