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 夏县概况

    发布时间:2025-04-11

      夏县,古称安邑,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华夏第一都”的美誉。全县辖7镇4乡171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6万余人,常住人口28万余人,国土面积135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4万亩。

      夏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运城中心城区25公里,距运城盐湖国际机场、运城高铁站仅半小时车程,被列为运城市“盐临夏一体化”战略重点区域。大运高速、南同蒲铁路、大西客运、209国道、太三线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夏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考察山西,4次提到夏县:黄帝元妃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古有禹都安邑之说、宋代司马光和西阴文化,赋予了夏县巨大的历史文化认同。嫘祖养蚕根祖文化、介子推忠孝文化、卫夫人书法文化、司马光治国理政文化、嘉康杰红色文化,西阴遗址、师村遗址、东下冯遗址、禹王城遗址等,汇聚着五千多年华夏文明的璀璨明珠。商代杰出父子相巫咸巫贤,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李悝,晋国忠孝名臣介子推,书圣王羲之启蒙老师卫夫人,北宋名相、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元朝教育家归阳,明代诗人王翰,河东革命领袖嘉康杰等都是夏县历史名人。全县县级以上文保单位273处,其中国保单位10处、省保6处、市保5处、县保252处。被评为全国首批“百强文化名县”、全省首批“千年古县”。

      夏县生态绿化良好,风光秀丽。上世纪50年代就以“四旁绿化”享誉全国,全县林地面积122.2万亩,森林覆盖率38.52%。泗交镇森林覆盖率达88%以上。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温泉疗养院被评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泗交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夏县温泉属优质高温弱碱性温泉,含人体必需的20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华夏第一药汤”。依托夏县温泉、泗交山水两大优质资源,夏县正在重点打造温泉康养小镇和泗交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努力把夏县建设成“文化之城、康养之城、绿色之城、活力之城”。

      夏县发展思路明确,势能强劲。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2025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打造“一园三区两福地”发展定位。即:“打造运城后花园”,通过党建引领、民生改善、生态治理、城乡融合等措施,打造美丽和谐平安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转移产业集聚区”,通过平台建设和双招双引等措施,推动更多转移产业项目和优秀人才落户夏县;打造“特优农业示范区”,通过数智赋能和市场开拓等举措,不断提升“夏”字号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知名康养度假区”,通过康养休闲和文商融合等举措,打造最富品质、最有魅力、最具活力的康养度假和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人居福地创业福地”,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的奋力拼搏,把夏县打造成人居福地、创业福地,让所有生活旅居、工作创业在夏县的人安居乐业。

      2024年,夏县获评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今天的夏县已步入腾飞发展的快车道,变化日新月异,机遇前所未有,正在迎来振兴崛起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

      绿水青山等您来,美丽夏县欢迎您!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