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5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5-02-28 信息来源: 夏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信息索引号 | 发布时间 | 2025-02-28 | |||
发布机构 | 夏县人民政府 | 文号 | |||
主题词 | 体裁 |
夏司函字〔2024〕24 号
尊敬的张小鹏等10名人大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乡镇执法工作有效运行的建议》(第57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建议内容,现向你们答复如下:
一、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背景
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乡镇(街道)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要求,在此背景下,乡镇迎来了“执法下沉”的改革热潮,核心是赋予乡镇一定的行政执法权。此改革不仅符合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回应了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各地探究行政执法权下沉的实践运行也迅速开展。
二、主要做法
2022年,全县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夏县司法局作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牵头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实际,综合施策,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精准高效的执法路径。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执法基础保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我局内部也明确了责任领导、分管股室和具体责任人,确保一抓到底、全力完成。在组织、政法、编办、行政审批和各乡镇的全力配合下,出台方案、细化步骤、强化措施、明确时限,建立执法场所,配齐执法队伍,配全执法设备,11个乡镇全部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党委书记为主任,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镇长任队长,配备执法队员132名,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为每个乡镇配备1辆执法车和3台执法记录仪,夯实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的物质保障。
(二)厘清执法清单,合理赋予执法权力。积极对接县委编办、县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建立健全执法事项动态调整机制,研究赋权方式和流程,结合乡镇实际承接能力,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职权细化,编制乡镇执法“法定、授权、委权、吹哨”事项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同时根据有关事项的变动对执法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做到“一张清单管权责”“清单之外无权力”。2023共确定法定行政执法事项19项,赋权事项53项,拟委托事项13项,吹哨事项42项。2024年动态调整后乡镇综合执法事项清单包含19项法定事项和46项赋权事项。
(三)完善执法机制,优化执法运行流程。各乡镇结合实际,健全完善执法协调联动机制,执法巡查上报、执法联席会议等各项内部运行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五清单一流程一指南”。针对各乡镇执法办案中存在的罚没款缴纳及案卷制作不规范的问题,工作专班组织进行专题辅导和专项督促,进一步细化规范。规范罚款缴纳流程,11个乡镇行政处罚罚款全部可以通过网上支付平台缴纳。规范笔录制作,切实提升了执法人员案卷制作水平。规范执法程序,对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的参加人员范围、流程、审议内容等作出规范指导。
(四)加强队伍建设,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制定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学习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指导+督导”“省校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自2022年经来,组织参加“行政执法大讲堂”线上培训34期,组织开展全部人员线下集中培训4次,拍摄以案示教专题片1部、编印“理论+实务”指导手册各1册、编印问答手册1册,制作执法案卷模板2本。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主要执法人员专门执法培训10余次,组织开展执法实务培训2次。今年以来,开展线上培训8次,集中培训2次,专门培训1次。
(五)加强执法监督,协同联动执法合力。推动落实“一平台”“三制度”“一审核”(法制审核)三项机制,形成顺畅、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在县政府网站设置“行政执法”专栏,实现与县级职能部门的执法信息共享,把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贯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过程,方便群众及时全面获取信息。依托司法所组建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由司法所承担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实现执法监督县乡全覆盖。同时,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调解优先原则,根据山西省免罚清单模式工作要求,梳理制定裁量基准清单,对首次、轻微违法、非主观故意并及时改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主体,实行免罚处理,引导群众和市场主体自觉守法。
两年来,通过不断探索、逐步规范,全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通过日常巡查、重点检查、线索反馈等多种途径,对主要街道、农贸市场、旅游景点、作坊企业、农田地头等开展了消防安全、街道环境整治、焚烧秸秆、垃圾、乱砍滥伐、乱采滥占多方面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焕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也暴露出改革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如执法人员岗位变动频繁,专职人员少,力量薄弱,且个别人员存在对行政执法工作思想重视不够,工作落实不及时、不到位问题,无法满足执法需求。执法行为规范性不强。在执法过程中普遍存在执法程序不完善、专业水平不高、法治思维不强、执法经验不足等问题,执法文书制作、执法检查台账、执法事项统计等都需要进一步规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只能办理一些简单的案件,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能力还明显不足。部门协同有待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虽已建立“乡街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执法机制,但由于乡镇工作点多面广,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调查等方面,乡镇与县直执法部门之间衔接还不顺畅,乡镇与派驻执法机构协调配合还不紧密,没有形成执法合力。
四、下一步打算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案件办理质量逐步提升,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从前期指导转为监督为主。
(一)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量。在司法所承担乡镇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的基础上,借力律师的专业力量充实到执法监督工作中。在我县律师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经请示市司法局,协调与山西禹华律师事务所签订聘任协议,禹华所派出10名律师下派到各乡镇,由律师与司法助理员共同行使执法监督职能,通过所所联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监督力量,确保行政执法工作实效。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执法规范。开展执法教育培训和实务指导,通过定期召开执法文书制作专题培训、案卷交流推进会,提高执法人员使用执法文书的能力和水平。强化行政执法知识考试,切实促进专职执法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与乡镇的交流沟通,将具有法律知识和执法经验的工作人员调整到执法队。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一线培养党员,推动建立党支部,通过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引领乡镇综合行政改革深入推进。
(三)加强部门协同,提升工作质效。在综合执法改革过程中,合理界定乡镇与县直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按照“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健全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制度,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能够与不同领域的执法管理全面衔接,实现协调联动。督促县直赋权执法部门主动开展多样性的执法实践指导,提升乡镇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
以上是对各位代表建议情况的答复,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夏县司法局
2024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