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 关于对第十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夏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2-27      信息来源: 夏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信息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5-02-27
    发布机构 夏县人民政府 文号
    主题词 体裁

    夏农发〔2024〕80号

    尊敬的李淑能委员:

      您好!您在县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8号)已交由我局办理。收到提案后,我局十分重视,及时组织有关领导和职能科室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认真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呈现良好态势。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已连续多年稳定在较高水平;种植面积总体稳定,坚守耕地红线成效初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生产;农业科技进步显著,优良品种广泛推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一、土地流转联合生态修复,齐促粮食种植面积拓展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支持承包农户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复耕复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整治过程中,确实无法复耕复种的情况,注重生态保护,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土地生态功能,实现绿色发展。经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整治措施,大量撂荒地得到有效复垦,粮食生产面积稳步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并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扎实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成本保险参保推广工作,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

      二、精心构筑高标准农田,共提粮食生产效能劲增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和主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用井设施配套完善,输水管网铺设到位,灌溉条件明显改善,田间混凝土道路建设方便了机械操作。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1g/kg、有效磷平均增加1.3mg/kg、速效钾平均增加13mg/kg,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耕地质量等级较实施前平均提高0.44,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亩均达到100公斤以上。

      三、着力提升粮食规模化,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迈进

      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增强规模化经营实力;广泛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耕种收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实现高效率作业,以适应规模化生产。今年,我县投入1250余台大中型拖拉机、2700台(套)配套农机具参加了春耕春播生产。“三夏”期间,我们共投入40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000余台拖拉机,完成小麦、玉米机收机播。

      四、强化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确保粮食丰产丰收达成

      一是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我们立足县域实际,发布夏县2024年玉米、大豆品种区划意见;在庙前镇杨村种植玉米品种展示筛选示范田,裴介镇墙下村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田,胡张乡胡张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田,试验田出苗率高,长势良好;我们严格开展种子市场监管、认真推进种子经营备案工作。二是多措并举加强技术服务。结合全县进村服务工作,省市县三级专家线上线下齐发力、科技服务不断档,“三队”包联服务到场、到户、到田,夯实稳粮保供根基。通过线上线下等渠道,全方位开展了气象动态、土壤墒情、病虫害综合防治、种植水肥管理等技术指导;先后在关键农事节点,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对大豆、玉米、小麦、设施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开展技术指导。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农户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耕地保护、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粮食规模化水平、强化科技支撑等一系列措施,实现我国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夏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10月31日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