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文物保护工作基本情况
时间:2025-04-08 信息来源: 夏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夏县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全县已公布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共计39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保单位252处。西阴遗址、东下冯遗址、禹王城遗址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遗址;2021年,西阴村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辕村遗址入围2022年度和2023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全县可移动文物2773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58件,三级文物536件。
2020年以来,相继完成了墙下关帝庙等4处国保单位古建筑消防设施建设和影响消防安全间距现代建筑拆迁工作;实施了西村时代生活展、市保单位高家埝关帝庙保护修缮工程、司马光墓数字化保护项目、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西浒三大庙和西浒关帝庙保护修缮工程、司马温公祠余庆禅院彩绘泥塑及壁画修复工程、夏县关帝庙消防工程和张付村郑家祠堂保护修缮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实地普查工作。正在启动司马温公祠温公祠堂、余庆禅院正殿保护修缮工程、夏县禹王城遗址城墙司马村学校段保护修缮工程和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消防工程。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夏墟文明”夏县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和“馆藏拾取”文物专题展于夏都体育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利用181件/套馆藏文物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夏县历史发展脉络,呈现了夏县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传承、赓续中发挥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作用。
立足夏县在“夏墟”中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地位,我们将持续深化省校合作,主动配合吉林大学、中国社科院和山西考古研究院在夏县的文物考古基地工作,开展青龙河、涑水河流域一带华夏文明探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