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 夏县禹王镇:锣鼓工作室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

    时间:2023-02-18      信息来源: 夏县网信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夏县禹王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根据禹王锣鼓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爱好者众多的特点,创新打造全县首个锣鼓工作室,持续推进四个中心融合发展,广泛发动统一战线各界力量,奏响基层治理共治“和声”。

      一是传道授业,打造锣鼓技能公益培训中心。禹王籍新乡贤、山西省锣鼓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薛亥申,十年来坚持利用节假日往返于太原和禹王老家之间,并自购鼓乐设备,先后共举办了十余期公益锣鼓培训班,培训学员达500余人。守护文化根脉在于固本培元、守正创新。2022年在县委宣传部、统战部的指导下,禹王镇成立了薛亥申锣鼓工作室,现有工作室成员3人,指导专家5人,培训基地2个。工作室成立以来,广泛开展各种锣鼓培训讲座,同时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举办学生锣鼓培训班,让学生们在学习鼓艺的同时,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2022年全省群众文化活动中,禹王锣鼓荣获山西省锣鼓大赛一等奖,为大禹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没灭的贡献。

      二是文明实践,打造精神文化服务供给中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因此以“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社会协同、百姓受益”为原则打造的薛亥申锣鼓工作室就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现在只要群众有需求,锣鼓工作室就会积极选派志愿者接单服务,或是讲座培训,或者组织演出,常常都是座无虚席。现在村里流传着一段话“没事就来敲敲鼓,烦恼火气全都无,麻将手机抛脑后,身康体健乐悠悠。”

      三是薪火相传,打造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中心。禹王锣鼓于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因其恢弘大气,鼓种独特,内涵丰富,被称为“华夏第一鼓”,后因种种原因濒临失传。在薛亥申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遍访民间老艺人,搜集整理鼓谱碎片,形成了气势恢宏的曲谱《禹王锁蛟》,并培育发展了10余支民间锣鼓队,其核心区域为东浒、禹王、秦家埝、中秦、秦寺、中其里、庙后辛庄等村。其中上至耄耋,下至垂髫,可谓人人会敲鼓,击鼓心欢畅,你敲我也打,豪情斗志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是协同治理,打造文明乡风引领培育中心。通过发挥工作室的品牌引领作用,12个村都成立了义务锣鼓队,除了正常参与村里组织的宣传文化活动外,还为办红白喜事的村民免费提供上门服务,每次可为村民节约1000余元。他们每到一处,还不忘将文明新风播撒一路,积极倡导节俭办婚事,反对铺张浪费等良好风尚。这样一来不仅遏制了攀比之风,还在破除陈规旧习、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夏县禹王镇人民政府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