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 夏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16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2-11-24      信息来源: 夏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信息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2-11-24
    发布机构 夏县人民政府 文号
    主题词 体裁

      夏文旅字〔2022〕15号

    尊敬的李红斌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做强河东旅游经济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接到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16号《关于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做强河东旅游经济的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研究并安排部署,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由副局长秦旭海牵头,组织文艺股、文物股和产业发展股制定了具体措施进行落实,对农村文化室进行提质增效、优化服务,“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结合,培育群众文艺小分队、挖掘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养乡村文化带头人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挖掘整理七项传统技艺项目、启动8处古建筑修缮保护;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培育旅游新业态,逐步形成文化、生态、田园、休闲四类特色鲜明、带贫能力强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一、建好农村文化室

      建设农村文化活动室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们将在全县原257个行政村都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充实队伍、优化服务,完善活动功能,将“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结合,全县培育40支群众文艺小分队、挖掘22名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养43名乡村文化带头人,开展文化传播、技艺传授、艺术普及和培训,把村级文化活动室建成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乐园。

      二、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们于今年3月份到4月底对全县的低等级和石刻文物进行了摸底调查,继续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对县保、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抢险加固,在去年完成8处古建筑修缮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8处古建筑修缮保护,争取在今年汛期来临前全部完工,保护修缮后的文物建筑将开辟为乡村记忆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进行活化利用,惠及广大群众。

      加大传统技艺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力度,在原有8个省、市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名录的基础上,今年又挖掘整理出荣建猪蹄卤制、醪糟酿制、硅青铜铸造、祁家河柿饼制作、晋糕制作、晋绣(婚庆用品)制作等七项传统技艺项目,并于4月份公布为县级非遗项目,下一步,我们将推荐技艺精湛、特色鲜明的荣建猪蹄卤制、醪糟酿制等进入省市级非遗名录,尽可能保存河东民俗和夏县风情。

      规划引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我们立足资源禀赋,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夏县段)发展规划》等多项文旅发展规划,以规划为引领,通过推进夏都游客集散中心、夏都文旅新城、泗交中条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夏都雕塑文化园、介子推文化园等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堆云洞创建4A级景区步伐,促进4A级景区司马光祠、3A级景区瑶台山、格瑞特庄园等提质升级,全域联动,积极主动融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山青水秀、宜居宜业宜游的“盐临夏一体化运城后花园”。

      制定出台了《乡村旅游三年行动方案》,集中打造庙前镇西村、瑶峰镇张家坪村、南大里乡小王村、泗交镇王家河村等11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夏都名人游(司马光祠--堆云洞--禹王城—瑶台山--介子推文化园),生态康养游(夏都文旅新城(瑶台山)--泗交天然氧吧--祁家河北方田园水镇),亲子研学游(司马光祠--堆云洞--宇达--格瑞特--白沙河滨河公园雕塑群),醉美乡村游(西村--小王村--王家河--架桑村—窑泉村--张家坪)以及魅力赏花游(因时节而宜)等精品旅游线路,培育旅游新业态,逐步形成文化、生态、田园、休闲四类特色鲜明、带贫能力强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市政府乡村文化旅游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承办人:秦旭海

      联系电话:0359-8531289

      2022年5月10日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