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文物保护中心关于发布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文物建筑名录公告
时间:2024-12-12 信息来源: 夏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信息索引号 | 012925369/2024-02358 | 发布时间 | 2024-12-12 | ||
发布机构 | 夏县人民政府 | 文号 | |||
主题词 | 其他 | 体裁 | 其他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是我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守住历史根脉和乡愁记忆的重要依托。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推动我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文物督发〔2022〕14号)和山西省文物局转发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县“文明守望工程”现状与需求,现筛选出2处文物建筑予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分别是:牛家凹关帝庙、龙岩寺遗址。
望有志于传统文化弘扬的社会力量,可通过社会公益基金、全额出资、与政府合作等方式,利用文物建筑开设博物馆、艺术馆、农村书屋、乡土文化馆和专题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也可利用文物建筑开办茶社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展示、参观旅游、传统技艺传承、文创产品开发等经营服务,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县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作出积极贡献。
附: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文物建筑名录
夏县文物保护中心
2024年12月11日
附件:
1、牛家凹关帝庙
牛家凹关帝庙位于夏县水头镇牛家凹村委会院内。坐东朝西,东西长11.0米,南北宽10.5米,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据梁脊板题记载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清乾隆四年(1739)重修,原布局不详,现仅存正殿,为明代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前檐施四格扇门,披风板刻字“天地同流”、“忠昭日月”、“义炳乾坤”。后墙保存二幅工笔画,中部为“福禄寿”,左侧为“千里走单骑”。另在神台上保存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石板一方,正面刻福、禄、寿三星和游龙图案。
2、龙岩寺遗址
龙岩寺遗址位于夏县祁家河乡庙坪村寺沟自然村东北1000米处。东西长约86米,南北宽约50,分布面积约4300平方米。属清代遗存。寺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十四年(1834)重修,庙宇毁于侵华日军之手。遗址北高南低,南望高山,下临涧水,其余三面为山岭,直壁陡峭,庙址北侧悬崖上有一窑洞,洞内原有一石刻佛像,雕刻粗糙,于近年丢失。庙址现为农田,地表散布有几何图纹砖和长条砖瓦、琉璃装饰等建筑残片。另在村内保存有2通重修碑。